政府领导人往往拥有很高的权力,能拍板很多事情、决定很多资源的分配,甚至集权过度的话还会拥有对国家事务独断乾纲、对他人生杀予夺的权力,因此政府首领的好坏会非常大地影响国家兴衰和人民幸福。并且政府的领导人的更换难度往往比较大,特别是在没有罢免机制甚至没有任期限制的情况下,所以一旦选错人选来担任领导人,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持久的灾难。在制度不健全、好的文化没形成的国家和地区,对领导人没有制约的机制和风气,一个坏的领导人就总会祸国殃民很严重,且总是能为所欲为而其他人都拿他没办法。
因此,必须由比较好、比较合适的人来担任政府领导人。
那什么样的人适合担任政府领导人呢?也就是担任政府领导人的条件是什么?下面一些要求应该可以参考:
1)必须要有好的三观。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很重要,会影响自己一辈子,而一个领导人的三观就更重要了,其价值取向、做事方式对国家和民众影响非常巨大。
2)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必须追求为社会做出贡献、追求为民众造福,有担当主动承担责任,努力追求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而不能素位尸餐、碌碌无为。
3)必须要有爱心,且必须是大爱之心。要深爱每一个民众而不是只爱其中一部分人,对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人都爱,对有问题的人甚至敌人也有爱懂得以爱感化人化敌为友,这样才能团结好各方力量实现大团结。且要爱得跟爱自己子女一样(也就是“爱民如子”),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人才会真正处处想办法让大家过得更好造福广大民众,才会体恤民生、爱惜民生而不会随意损害民众的利益、社会的财富。要把是否有爱心作为公职人员录用的第一指标,对于缺乏爱心、漠视群众利益、不爱惜国家和社会财富的人,都不能选用、任命为各级、各部门的领导人,不然会伤害很多人危及整个社会。对已录用的公职人员,也需继续多考察、培养、引导、鼓励其爱心,以此为每年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人民有爱心也才能更好获得人民的爱戴并获得成功,否则不会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比如宋仁宗散步口很渴、工作比较晚肚子很饿,却强忍不说,就是考虑到怕说了会导致下属麻烦甚至被认为工作做不到位而被责罚,可谓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因此他被广大民众爱戴、记念。而从不少事情来看,蒋介石和宋美龄在爱人民之心上是不够的,而是比较注重个人利益、个人权欲、个人享受的,且经常无原则地过分袒护亲信与家人,其在大陆走向失败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4)必须要有怜悯之心。对可怜的人有恻隐之心,见不得他人受苦,这样的人才会注重民众的困苦而急迫努力改善民生,也才会处处尽力避免让民众受苦受难,才会照顾、扶助社会的弱者。当代有的人对自己统治下饿死很多人不觉得愧疚,还说哪个朝代没饿死人的,就是典型的反面例子,这样的人做领导确实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还有觉得民众穷一些、经济紧缩一些是饥饿疗法反而更好,也是缺乏对民众生活艰难的感同身受对民众受苦缺乏怜悯的。
5)必须要有顾己及人之心。要有同理心,有换位思考的习惯,处处考虑每一个人的利益和感受,这样的人才会处处避免自己的言行、决策伤害到民众,而不会只为追求自己的功业而不考虑追求的功业会牺牲了民众的利益,不会只顾自己虚荣面子而从不俯首看民生顾虑民生的艰难。
6)必须要成熟稳重。作为领导人必须老成持重,要有成熟的心智,毕竟国家事务事关重大不可儿戏,不能行事鲁莽不计后果,也不能频繁变换政策,必须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方方面面考虑周到且长远、事事能处理得滴水不漏做得周密尽量少纰漏,而不可想法幼稚、对一些事情想当然。历代挑选官员、王位继承人也都是很注重心智成熟、行为稳重与否的,比如北宋向太后出于私心要强行立宋徽宗为新帝,宰相章惇就指出宋徽宗轻佻浮夸不合适,只是遗憾的是这个意见没被采纳。还有崇祯也是典型的不成熟稳重的人,各方面经常进退失据,也导致了亡国。
7)必须要有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决策经常会有争议,需要由领导人做抉择,这时候就不能顾虑过多缩手缩脚导致难以成事,需要有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决策的魄力,特别是在情况紧急的情况下更不能优柔寡断以免贻误时机。
8)必须性格温和而不能冲动易怒。个人处事有时可以相对适当血气方刚一些但也要节制,作为政府领导人就一定不能易怒冲动意气用事了。领导人发怒冲动往往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最夸张的就是“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最少是发怒了底下就会无所适从乱了分寸,如果领导人经常发怒,那属下就会不敢提出自己看法和想法,不敢发挥主观积极性做事,甚至只会为了顺应上级喜好而做事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情,这方面易激动易怒的崇祯就是很好的例子。
9)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有定力。没有坚毅意志、强大的心理素质,是不能担大任也很难成事的,不然没有定力而左右摇摆也会造成很大问题,比如崇祯就非常缺乏定力,遇事容易慌张,导致在很多事情上顾此失彼,比如有一次受到后金出于骚扰目的的攻击,不做分析判断,就紧张地调回即将灭掉李自成的军队回来勤王,导致剿寇功败垂成。
10)必须比较宽容能宽厚待人。要能容忍他人的非主观的、无伤大雅、首次出现的过错和不足,不过于严苛,并且允许他人知错就改、将功赎罪,不会得理不饶人,这样才能团结更多人。
11)必须对他人友好善于团结大家。要对每个人都友好,做到人畜无害,不和任何人对立,和绝大部分人都搞好关系,就像刘秀一样做到被各派别广泛接受。作为领导人不能君子作派只和素质高的人关系好,而是应该长袖善舞、交好各色各样的人。
12)必须和蔼谦卑。这样才能让人感到平易近人和受到尊重,获得更多人的接受、认可和帮助。
13)必须虚心谦逊。自以为是、自大高傲会让自己停滞不前甚至看不清事物,且也让其他人反感而即使有问题也不会给予指导和提醒,只有虚心谦逊才能不断反思、不断发现和学习他人长处并不断进步。
14)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知识和阅历不够会对世界对事物产生与事实不符的认知,从而导致出错,只有知识丰富且经过比较多历练,才能较好把握事物本质、判断形势、洞察问题并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问题。
15)必须讲原则顾大局但又善于在保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灵活变通、酌情处理事情。
16)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这样才能服众,被大家跟随。
17)必须注重信用,守信用,说到做到,而不能是不重视信用言行不一致的人。
18)必须是勇于直面问题而不是喜欢掩盖问题的人。
19)必须做到代表多数人利益而不是有私心只顾小团体的利益甚至为了小团体的利益牺牲大多人的利益。
20)必须善于做人处事被大家广泛认可。包括和大部分人关系良好不会和各方搞僵关系,做事方式被大家认可,做事结果也符合大家大多数人的期望。被大家认可才能更顺畅领导大家开展工作,不被大家认可众叛亲离就会各方面工作都受到大家抵触。
21)要有法治精神。做事自觉按规定按程序来,而不能觉得领导人就可为所欲为特事特办。
22)做事要有底线。不能给不择手段的人当领导,政治斗争中搞阴谋耍手段对其他人下毒手的人也都是会对国家和人民耍手段祸国殃民的,还有不能给残暴不仁为了自己掌权残杀民众的人掌权,比如据说薄某迫害很多企业家和官员,甚至曾说要在自己管理的城市杀3000人以立威,幸好其被拿下而没继续掌权和上位,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的人头落地。
23)必须谨言慎行。领导轻轻的一句话、简单的一个要求,往往都会被下属过度解读和执行,导致下属和民众很为难、很麻烦、损失很大,所以作为领导人说话做事一定要倍加谨慎。
24)要比较中庸,不能容易偏激走极端,做事懂得留余地,这样才能平衡、协调好各方,团结好更多人。
25)要能屈能伸,需要的时候也能妥协让步,而不能太强硬一味硬扛。这样才能审时度势采取合适的方案保存实力又做到利益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获得最多,以及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更能协调各方面力量。
26)要不会太计较与其他人之间的纷争,不会记仇,不会报复心太强睚眦必报且不达报复目的不罢休,这样才能减少与他人的摩擦和对立,不会四处树敌。
27)要淡泊名利看轻权力和利益。不能过于追求自己的权势、地位、利益和功名,这样才能不会为了弄权祸国殃民,才能清廉不损公肥私,以及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不能有野心甚至权欲熏心,要追求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且明白即使少掌权、没掌权也是可以做大事的,也更要明白必须追求造福民众而不是追求实现个人权势、名利。
28)要做事不强求不急于求成。根据实力能做多少事就只做多少事,且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心做事就好,能做到怎样不能强求,以及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适当佛系也更好可让大家工作不难为,事情追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顺其自然不违背规律也更好。诸葛亮急于求成没审时度势不自量力六出祁山,空费国力而功败垂成。还有台海统一也需通过经济文化融合逐步推进,而不能急于求成甚至诉诸武力,否则会适得其反。
29)要能知错改错,而不能偏执、执拗和不能认识、接受失败。历史上如王莽、王安石,就是非常执拗,把失败都看成是别人搞破坏而不是自身原因,出错很严重了但仍头撞南墙也不回,近现代也有不少这样的领导人。
30)不能刚愎自用骄横专断。很多昏君都是治国无方还又骄横专断,从不考虑他人意见。不能选太强势的、一言堂的,更不能选心术不正、不择手段的。摘录:一个刚愎自用,缺少妥协,急功近利,又破坏既有制度的变革者,一定会导致巨大的灾难。加上道德至上和礼制的先天不足,则必定会失败。
31)不能志大才疏,否则会才疏学浅各方面都不懂但却心志很高爱管事乱指挥瞎折腾昏招频出,造成更大的危害。
32)不能虚荣好面子、只喜欢听好听话、好大喜功。不然就会做出虚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决策,以及被被奸佞小人通过巴结奉承而利用。要低调、务实,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宣传自己的功绩,不断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做出更多功绩以更好配得上自己的职位。太强势太好大喜功的领导人对国家和人民都是灾难。比如汉武帝将国家变成自己野心与权欲的工具,摧毁民营经济,破坏法制加重刑律导致冤案错案极多,激发社会互相告发、陷害的风气,好战、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导致让民众负担非常重,把文景盛世积累的国家财富耗费怡尽,把人间变成地狱。还有杨广好大喜功、骄奢淫逸导致天下疲敝、百姓流离、寰宇分崩。
33)不能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和名誉追求。领导也只是一个岗位,和大家分工不同而已,而不是高大家一等。自我感觉高人一等就必然没法服务好大家而会觉得应该被大家服务,甚至欺压、打击大家。也要知道自己没那么高能力和德行不能对应太高的荣誉。刘主席就曾批评当时领导人“自以为是,毫不知耻地要求党员去尊重他,拥护他……他自满,好为人师,好教训别人、指挥别人,总想爬在别人头上……,好名的孽根未除,他企图把自己打扮成为“伟大人物”和“英雄”,甚至为了满足他的这种欲望而不择手段”。
34)不能心智、性格有缺陷。包括不能有扭曲的心理比如仇富心理、见不得人好的心理,这样的人会把大家拉到共同贫穷,还有有的人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如果当领导会故意为害社会。而愚昧愚蠢智力不足认识局限和性格孤傲冷僻固执死脑筋等,也都不适合担任领导职位乃至任何公职。
35)不能有精神错乱。比如历史上“何不食肉糜”的晋哀帝就是精神有问题的人被妖后等人任意控制,还有王莽在后期也是精神错乱的做出了各种怪异、令人啼笑皆非的行为。
36)不能太好强,也要懂得知难而退和功成而退。作为领导人,如果没能治理好国家、地方,也一定要自觉做到能上能下,而不能不合适了、被很多人反对了却还赖着不下台,要明白自己不及时下台会引发民愤导致民众抵制继而导致社会萧条乃至动荡等社会危机,及时下台可化解危机,如清室逊位就避免了全国全面爆发暴力革命,以及汉武帝发布罪己诏并逐步退位也挽回了一些民心避免了天下动荡,而唐玄宗默默接受被太子提前登基取代自己也算是最后的一丝英明之举,还有袁世凯的宣布退位也一定程度化解了当时危机,以及让自己免受被推翻杀戮之辱。另外历史上很多君主,本来前面阶段做得很好,如果早点退位,能在历史留下很好名声,但却不懂功成而退,贪恋权位一直不退位,到了年龄大了都昏聩而昏庸甚至胡作非为,最后身败名裂,包括唐玄宗也是其中一例。
37)最好是有经历过贫穷、困苦、磨难的。这样的人才会比较务实,且对底层民众更有同位心和同情心,就像汉明帝刘病己从小流落于监狱和民间,深知社会底层的情况和民众的艰辛,继位之后就非常开明非常为民众着想。
38)最好是有较好自身经济实力、经济基础的人。这样的人不需要通过当官来获利,反而更加不会腐败,不然如果家庭贫穷,当官了就会很容易产生通过权力获利的念头和行为。
39)最好是已在社会、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且担任领导和比较有成就。这样的人有阅历丰富,熟悉社会、经济的各方面情况,又比较有管理经验,再来当政府领导会更好。比如让一个成功的、管理着很多人的企业家,来管理政府,一般也都能得心应手的。
40)优先考虑思想开放、讲信用、风气较好的地区的人,少选用民风不好的地区的人。比如笔者之前在一个公司工作,有一个部门的经理是北方内地某省的,非常愚笨死脑筋,就把部门管理得鸡飞狗跳的,还有电诈的组织者很大比例就是来自银行信用评价体系中得分比较低的东南某省,该省容易出没底线的人那也尽量少选用该省的人做领导。
41)最好不能是在特权、特殊待遇中长大的,不然会有特权思维、习惯特事特办的思维、只考虑自己而不考虑民众利益和感受的思维。
42)最好不能太老。干部领导要年轻化,最好要求超过60岁就不要担任领导职位了,最多做做顾问就好。不然年纪大耳目闭塞、思想僵化,总是容易出现脱离现实、好心办坏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昏庸产生晕招等问题。还有人到了一定年龄,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阿兹海默症,就是一种老年痴呆症,出现这个病况之后,最主要的症状就是安全感大幅下降,如果担任领导人就很容易出现对他人不信任、动不动怀疑和打击他人。
43)最好是婚姻家庭美满或最少比较正常的人,尽量少选用婚姻、感情异常的人。婚姻家庭美满的人一般是性格、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比较好的人,而婚姻、感情异常的人(特别是经常更换对象的渣男渣女)往往三观、性格也是有问题的。
总之,领导人处于高位掌握着权柄,好坏影响很大,在选用上选要慎之又慎,合适做帅才的才让做首领,只适合做将才的就不让做大范围的管理而只是让独当一面,且平常也要通过监督、提醒、媒体批评等确保领导人时刻有好的心态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