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有报的一些释疑

  • 编号:
  • 作者:蔡伟忠
  • 发表时间:
  • 字数:
  • 摘要:

文章内容朗读


(四)善恶有报的一些释疑

很多人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是抱有怀疑,这里列出大家一些常见的疑虑并一一解答:

Q1:为什么有的人好却没好报,有的人乱来却没恶报?为什么善恶总是没有马上就报?

A1:善恶有报不会有差池的,有的还没报是暂时还没而已,拉长时间来看都是有报的,只是大部分并非马上就报,也就是常言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

善恶有报往往不是快速、实时地报,是因为有的善恶比较隐蔽没很容易被大家和上天觉察,或有的情况比较错综复杂需判断分清(就好比法律惩罚也不是马上执行,而是要分析情况考虑因由再判定然后执行),以及报是需要时机的,在有需求的时候、合适的时候才会发生报。所以做了善举,不要希望着马上获得回报,而是可等后面需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然会有获得回报,而对于作恶的人暂时没得到恶报的,大家除了推动让其尽快得报应,也不用抱怨其没有得到报应,而只是因为时机还没到,或者作恶的人暂时还比较健旺暂时还没那么容易被大家的痛恨、诅咒的心力和上天的责罚磁场冲击打到需等其疲弱的时候才能更好狠狠收拾之。大家也可以看到,那些作恶却还风光的人,一旦败局来临,往往就是一败涂地没法收拾,不像没作恶的人即使有碰到挫折也不会败到多严重。

 

Q2:善恶有报是否有量化的标准?为什么做同样的事有的人报应得多有的人报应得少?

A2:善恶有报是有量化标准的,每行一善、一恶都会有对应报应,以及报应的量也都基本是会和施行者的愿和力以及施行产生的效果成正比的的。

做同样的事只是所出的力同等,和施行产生的效果也同等,而愿不一定同等(愿就是尽力的程度,有钱人和没钱人拿出同样金额做公益,没钱人的心地更好、愿更大),所以就会有的人报应得多有的人报应得少。

以及报应除了来自自己所为言行,也跟祖上积德或作恶有关系,如果祖上行善自己也行善那就福报累积更大,以及祖上有余泽有时也会帮降低一些恶报处罚力度,比如明末一些皇帝虽然比较差劲但由于祖泽未尽(祖上积下的福泽,可理解为祖上对社会贡献比较大,很多民众还比较感念并因此尽量支持其子孙)所以还是能继续维持一些时间的作威作福。

 

Q3:如何评价李宗吾厚黑学理论提出的成功富贵靠脸厚心黑而非靠善业功德的观点?

A3:厚黑学著作提出刘邦、曹操等是脸厚心黑才成功,项羽等是不够厚黑才失败,“刘玄德七姓家奴是为厚,韩信受胯下之辱是为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为厚;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是为黑,唐太宗杀兄弟逼父上是为黑,赵匡胤黄袍加身是为黑。厚的反义是「匹夫之勇」,黑的反义是「妇人之仁」。韩信只厚不黑,长乐钟室终究身首异处,范增只黑不厚,中离间之计而客死异乡,项羽「匹夫」、「妇人」二者皆全,烂泥难扶,江山只得乖乖拱手让人”,宣扬“厚黑史观: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这是何故?冥顽多长命,灵秀易早夭。这又是何道理?当然是因为寿数长短,日子过得好坏,全不在于是否「灵秀」、是否是个好人。不要被儒学道学佛学所蒙蔽了,日日行善不见得就可得好的业果,如果果真如此,有个如此明确的标准,那早就人人都去当大善人,世界也早不会是现在这般模样”,以及“厚黑者为求一事而不择手段,不拘自己荣辱之节,厚为忍为屈,黑为狠为张,能屈敢张,能做到这两点,自然所向披靡”。

这些观点是以偏概全、管中窥豹的。其提到的能成功的历史人物,虽然确实在某些方面有污点,但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有污点的、厚黑的一面,更要看到他们大的方面还是好的善的,且对社会是有大功德大贡献的,比如刘邦、朱元璋等能团结各方力量平定天下让社会回归有序人民重新过上安定生活,其功德是非常大的,他们真是凭借大方面的善、比其不足和破坏大得多的社会贡献,才获得福报得以成功的。其提到失败的人物,虽然有仁义心慈的一面,但往往也是有更多坏的地方,比如项羽就有弑杀上级宋义和熊心、坑杀20万投降秦兵、烧毁阿房宫等很多背信弃义的行为,以及对手下、对民众都不大好,其失败更多的是源于这些原因而非其不够厚黑,甚至可以说是太黑太无道才失败的。以及其所提的“厚”的事例,其实基本都是暂时性的妥协的事例,这个为了更好生存和发展暂避锋芒不硬扛忍辱负重有时是有必要的,且只是暂时性应对性的而非那种长期的厚颜无耻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其所提的“黑”的事例,也有不少是为了达到大的、好的目标而采取的灵活的、暂时的、不拘于细节的手段,也能适当理解。

而其宣扬的好人好事却没好报好下场、坏人祸害却富贵绵长,更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是用个别特殊情况暂时情况来否定全面大体长期的情况,从总体来看、拉长时间来看,基本绝大部分都是善恶有报、好人得好报、坏人没好下场的。

厚黑学的理论,我们可学其提倡的要隐忍有毅力以及做事情要下定决心要果敢,但不能被其一些春秋笔法的内容误导。

 

Q4:为什么有的人行善了还是遭到不幸、失败?

A4:行善了有对应的善报福报,但除了对应的善报福报,其他方面也要善报福报的话也需对应的行善,没法行少量的善而得全面全方位的善报福报。

 

Q5:有的人行善做公益了,但落魄、出事了却没得到受助人和大家反过来的帮助?

A5:受助人绝大部分都是感激得到的帮助的,但有时也是不知道其需要帮助,或没能力给予大的帮助,以及也不能要求人家太大的、超额的回报,比如曾经只是给人只是少量一点帮助那不可能就要人家以身相报,不能给过人家几块钱就自己出事了要求人家来帮忙挡子弹。

 

Q6:如何解释丛飞和妻子邢丹的行善但没得到上天眷顾甚至还看起来得到不好的下场?

A6:这一方面是个别现象并不代表主流,大部分人行善都是得到善报的,另一方面就是还可能有其他报应因素,比如其他那些地方做得不好(如对做公益太高调就有点不好),以及也需看是否也有祖上累积下来的报应。

还有就是媒体为了制造落差效应博眼球哗众取宠,故意炒作以偏概全极力夸大,包括宣扬的资助的几百个小孩和家庭结果绝大部分都是白眼狼这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文明并还没败坏到这种程度。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