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心:获得大家认可实现顺畅、稳固的管理

  • 编号:
  • 作者:蔡伟忠
  • 发表时间:
  • 字数:
  • 摘要:

文章内容朗读


(四)得人心:获得大家认可实现顺畅、稳固的管理

-获得大家认可的重要性

管理的关键在于获得大家的认可,包括管理制度、方案、方式和管理者自身,都要被大家认可,做到得人心,这样有很多好处:

1)获得认可可以让管理顺畅无阻力并事半功倍。管理要诀在于成员对组织认可和组织对成员信任,组织获得大家认可,大家就会很乐意地自觉做好,各方面包括没有规定、没有管理要求的地方都会做好,且都是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工作,这样比用各种规定、考核来管理轻松、有效多了。而如果没有获得认可,即使把一个人绑在工作岗位上,也不会用心好好干活,只会怠工、应付式工作,甚至一个人如果不认可的程度比较严重,有反感、抵触心理的话,还会想办法搞破坏,这样管理没效果且事情还很多。

2)获得认可才能让管理稳固存续、长治久安。虽然靠恐吓让大家害怕也能产生权力机构并施行管理,但这是没法长久的,很快会在大家的抵制或逃离中溃败。一个集体组织的管理机构的持续存在主要还是依赖于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比如国家政权是依赖于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建立和存续的,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言,而家庭、企业、协会等各种集体组织也莫不如此,都是要有得到大部分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建立和持续维持的。大家认可,就会凝聚在一起并支持和维护好组织的管理工作,而如果不认可,就会抵触、对抗管理,或者离散而去,管理就会不通畅(没人理睬和执行)、混乱(互相作梗、拆台、搞破坏)、崩溃(人才、民众逃光)、动荡(武力争斗)。

因此,获得大家心里的认可和信任是一个家庭、企业、单位、国家等集体组织最重要的财富,人之间有认可和信任才有合作的可能,而一个集体组织得人心被大家认可才能有凝聚力运行得更好,否则不得人心被大家厌恶排斥抗拒就会人心涣散分崩离析。

管理就是对人心的管理、统领,而统领各成员心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大家认同感比较高。比如对于政府,主要就是要让大家对政府本身和政府的各项决策有高度的认同感,不会怠慢且也愿意配合执行各种政策,这样就可以实现政通人和,各级关系和谐,各项政令也得到顺畅、有力的执行而不会遭受到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抵制。可以说治国乃在于治心,人心顺则政通人和,而人心不治大家对政府不认可,国家就会涣散甚至动荡。

政府要做到政通人和,企业单位要机制合理,做生意要广泛合作共赢,为人要广结善缘,家庭要琴瑟和鸣,这样大家就会认同感很高,就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而一个家庭、企业、单位、国家如果治理得怨气很多,丧尽民心,那就很快就会走向败亡了。周武王也是多次侦察试探(包括孟津观兵),等到确认商王朝彻底人心离散、大家(包括诸侯和百姓)都不认可纣王而愿意集结攻打商朝之后,才正式发兵进攻商朝,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获得大家认同、认可、接受的方法:

通过下面的一些方面,可以让管理机构、领导人和其出台的制度、政策等受到大家的认可:

1) 确保管理者、管理机构自身诞生、上任的合法性、正当性,获得大家的接受。

这个合法性、正当性很重要,如果没处理好就很容易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因此历来都受到广泛重视。比如管理机构最好是通过成员们共同决议而成立的,领导人最好是通过推举、选举当选上任的,这样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连通过特殊方式获得权位者也都会努力处理好这方面,比如企图通过武力政变获得权力或通过暴力革命取代前政权者都会以为民请命、清君侧或以吊民伐罪、替天行道、为民除害为行动的理由,且夺权后一般不敢直接宣布自己接任,而先做临时接管,然后通过自己可控的禅让、推举、选举等形式而接受王位,或者自己不便出面就让更有合法性的人(比如之前合法当权者的血缘亲人或德高望重的人)当傀儡在前面而自己做幕后操控。

一个单位的管理机构、领导人一般都是通过这几种方式产生:公司一般是由股东或股东指定的人担任管理者、决策者,家庭宗族一般是让德高望重者来担任家长族长,协会、国家等组织一般是通过推举、选举产生管理机构、领导人(推举、选举的参与者越广泛越有利于提高合法性和被大家认可的程度),或者是按大家都认可的既定法则继承而上任的(如古代王位继承上,一般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限定候选人,而具体哪个人继承往往采用由上一任帝王指定的法则,或者像中国大部分朝代为了避免王子之间争夺王位导致混乱则是采用嫡长子继承法则,哪怕有时皇帝不喜欢由嫡长子继承想要让其他子女继承也很难做到)。

由于推举、选举是重要的合法性、正当性来源,所以大家都会努力争取在选举中获胜,甚至有的人会想办法操控选举。

还有继承也是合法性、正当性的重要来源之一,继承有血缘继承也有理论继承等方式,但无论什么方式的继承,继承后成为统治者的人总是会努力的去维护前任统治者的名声甚至推动对前任统治者的个人崇拜,然后强调自己是继承前任统治者的,以便间接的提高自己的合法程度和被大家认可的程度。历来很多起义、造反者总是喜欢说自己是某某皇帝的后代一样,也是想从继承上获得大家的接受。

2) 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被大家感恩和推举。

管理、统治的合法性也来自于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比如刘邦带领大家平定天下大乱救百姓于倒悬,朱元璋组织义军赶灭蒙元暴政,因此得天下民心而顺理成章获得大位成为皇帝,还有一个单位也往往都是谁贡献大就更能说上话更容易被选为领导。

一个人要获得大位大官,只要多做好事多积大功德,自然就会众望所归而得到,

带领团队打下天下的同时,也要能给大家带来社会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改善,才能更顺利成为领导人,否则只会成为枭雄只会风光一时。

3) 有强大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和人格魅力。

领导人个人的先知能力、谋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宣传发动能力、工作能力和正面的高大上的人格,都能让自己更好的被大家认可。

也有的人为了多通过这方面获得大家的认可甚至盲从,故意塑造、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形象,甚至不惜搞个人崇拜,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设不断欺瞒大家,大家也要谨慎防止被骗被损害。

4) 德能兼备,保持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工作表现,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拥护。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这一点没做好,其他做得再好也都没用或没法长久的。

如果工作效果比较差,或者工作方向错误,所作所为没获得大家认可,甚至被大家认为是倒行逆施,领导人就会被大家觉得其占据权位是不合理的甚至不合法的,会被大家抵制、反抗。领导人得不到大家拥护就是失败的,且也是危险的、容易被报复清算

如果工作效果好,且处处为集体为国家为大家为民众着想,也就是有好的德行,就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拥戴。德,在中国历来是最被重视的,鲁宣公三年,周天子派王孙满慰劳兵临周疆的楚庄王时,楚庄王问王孙满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就以“在德不在鼎”回答楚庄王,让以为靠武力可以染指中央权力的楚庄王认识到德才是更重要的。

5) 建立代表大家利益的体制,和大家形成利益共同体。

建立的体制必须做到代表大家利益,决策的制定必须做到合情、合理,保证执行了是会有利于集体和大众多赢的。

并且要和大家形成利益链才能调动大家的认可和出力,形成强大的力量。比如合伙人制、股份制、上市(公众股份制)的企业,更能融汇众人的心力并获得更好发展。

还有做到多劳多得、奖惩分明也非常重要,才能让大家觉得更合理更代表了大家的利益而不是出于私心而不公平不合理地瓜分利益。

6) 让大家得到实惠、利益。

做好经济等的发展,让每个人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成果,从而获得更高的认可度。

国家经济不断增长,公司经常有分红、分红比较多,就都会比较容易管理。因为让大家丰衣足食生活各方面有保障,有发展能致富,大家就会更加认可。而如果经济搞得一团糟,大家很多人都收入锐减、失业、破产,穷得叮当响甚至没法吃饱肚子,那执政党、领导人肯定会被大家厌恨。

7) 多考虑大家的利益和感受,多让利,多关心,让大家感动。

人心靠暖而不是靠管,要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感化大家,一切管理都要以人为本,多考虑被管理者的利益和感受,多体恤关心大家,多在细节上照顾好大家,在利益和名誉分配上多让利于大家,就更容易温暖人心,获得大家的认可。

比如春秋时期齐国的田氏就是通过小斗进大斗出的让利来笼络收买人心,还有慈禧很善于关心照顾下属甚至经常给小恩小惠给下人们也是其获得更多人感激支持在权斗中更好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

还有在对大家的管理上尽量要宽厚不刻薄,在也是可获得大家的感激和认可的。

8) 做事保持中立、公正,做到合理、公平、公开,建立公信力,让大家认可、放心。

利益分配要合理,赏罚要分明,处理事情要公平公正不偏颇,如果涉及到多方利益,要需充分考虑和协调好各方的利益,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要行正道、讲诚信、讲原则、大公无私,才能有威信,建立起公信力,让大家感到认可、放心。

9) 做到顺应人心所向,及时响应大家呼声,及时理顺平息民怨民愤。

要广开言路听取各种意见和反馈,让各种问题能得到及时发现,以便对自身和各种政策能做及时的改正和调整。

要时刻倾听大家的呼声并做出响应,特别是有民怨民愤要及时理顺平息好,积怨多会引发更多的各种问题,大快人心了大家才不会有怨气也才工作热情高涨。

所作所为要合乎大家期望的,要顺应人心,顺应天道,顺应世界及历史发展的潮流。

10) 用共同的目标、理想来获得大家的认可,激发大家的意志和凝聚大家的力量。

要实现更好的发展,需确立大家的共同目标并获得大家认可,才能让大家形成共识齐心同力。

所以一定要营造大家共同认可的目标、意识形态和文化并和大家一起践行,并因此获得大家更高的认同感。

要通过引导、教化民众建立优良的、相近价值取向,让大家形成尽可能统一的意志,从而更好凝聚大家的力量。

有一些活动仪式也可以参考开展,比如誓师大会的宣誓和战斗中、龙舟比赛中的击鼓,就都是能调动大家意志、凝聚大家力量的。

11) 以特殊情况、特殊时期等借口要求大家支持。

在按正常解释没法让大家信服的情况下,有的领导人也会以特殊情况(比如特别的国情)、特殊时期(比如战争时期、抗疫时期)来要求大家必须无理由服从,甚至不惜制造动乱、制造恐慌、树立外敌、挑起战争来达到这个目的。

这个方式虽然也有一定效果,但没法有太大效果也没法长久的,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一直被蒙骗的。

12) 通过武力压迫、人身控制、处罚恐吓让大家害怕而不敢反对只能服从。

历来受到挑战的统治者总是不从自己的身上去找问题,而是加倍的去镇压挑战者、反对者。

但通过这种方式维持权力维护统治,也只会是短时间而没法长久的,因为使用强权对付异己,只能激起更多更大的愤怒,大家都会找机会反抗并早晚会被大家打趴的。

一个政权往往对自己的高压政策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必然可以打败反对者并继续保持专制下去,作威作福下去,从而至死也不肯放弃专制,不肯以民主来挽救自己,结果他们无一不趋于失败。

一定要明白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一旦触犯众怒,再极权的人也会失势而只能下台,因为权是要靠大家认可或畏惧才存在的,大家不认可了且豁出去不畏惧那权就不存在了。

与其通过高压政治死死控制民众,还不如通过让民众信服而自发拥护,这才是长久的维护统治的方法。

通过武力和愚民的教育来控制大众,最终是不会奏效的,只有用良好的政绩、处处为大众着想的行为才是争取民众支持的最好办法。

13) 通过迷信获得大家的接受

自古以来也经常有人利用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配合天象、灾异甚至编造的祥瑞、谶纬、童谣来获取民心和攻击对手。

(摘录:和儒家的预期相反,鬼神之说不但无法制衡君权,反而让君主和野心人士通过谶纬给自身不合理的作为寻找一个合法的理由。所以。谶纬灾异之说常常被权力所左右,只能作为借口或者助力,推动一些已经酝酿成熟的政治变化。

通过称帝、占据首都、获得国玺等来加强合法性。称帝并声称自己为正统,以便吸引民心,而占据首都也可更好显示是正统,甚至确实占领不到首都,有时就会建立新的首都,还有获得传国玉玺也能提升自己为正统的份量(有的公司内部斗争,也是会争夺公章增强主导地位)。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